國際重要節日|12 月篇-那些來來去去臺灣土地上的人們(國際移民日)

1636 年荷蘭製圖師凡布斯(Johannes Vingboons)畫筆下的臺灣(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各節重點
00:00​|前導
00:​00​|節日日期
00:​00|節日由來
00:​00|習俗活動
00:​00​|過節方式
00:​00​|節日飲食
00:​00​|關鍵數據
00:​00|大家認為呢?
00:​00|其他註記
00:​00|參考資料


前導
臺灣從歷史角度來看是個移民的島嶼,從 1924 年荷蘭入主南台灣後、展開了鄭氏王朝、清治、日治、國治等時代,這些人來來去去,有些人選擇變成臺灣人在臺灣終其一生,有些人來不及回去母國,只能葬在臺灣,有些人則是因為經濟因素來到臺灣工作後而定居。

嗨!達給賀,我是 LEWIS。歡迎收聽/收看/閱讀,這個節目單元《臺灣人過什麼節?

這集節目我們就來說說「國際移民日」,接下來我們會分別介紹這個節日的「日期」、「由來」、「習俗」等等,也會介紹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前所長許雪姬所撰寫的《來去臺灣》這本書。

節日日期
聯合國將每年的 12 月 18 日訂為「國際移民日」,第一屆的國際移民日則是在 2000 年開始。

臺灣若要定訂自己的「臺灣移民日」,是非常不容易,因為對臺灣來說,牽涉的歷史太過於複雜,比如荷蘭人入主臺灣,那算是移民還是只是單純的佔據商業據點?當時荷蘭人也招募許多來自中國的漢人到臺灣工作,這也不容易定義,這是移民還是「移住勞工」;鄭成功在臺灣的王朝算是移民還是暫時定居?清朝官員到臺灣統治算是定居還是外派?日本統治的殖民政策就比較偏向移民,但又是在同一個政府管轄領域中移動,和移居又非常相似,許雪姬教授所撰寫的《來去臺灣》這本書裡面有進行學術調查。

節日由來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針對「國際移民日」由來進行說明,在許多國家出現移民,是許多現實原因驅動而導致的全球現象,這些移民的人們於對尊嚴、安全與和平的渴望才導致他們有了移民的行動,離開自己的家鄉是非常極端的決定,而且往往會有一段艱難的過程,甚至有些人還因此喪命

聯合國根據《2022 年世界移民報告》指出,移民因為面臨衝突、疾病、災難和氣候變遷的影響,迫使他們遷移,過去 50 年來,國際移民人數逐漸提升,目前統計約有 2.81 億人的國際移民。2021年底,這些移民在自己國家境內流離失所者達到驚人的 5,910 萬人、甚至有 53 萬 2,100 人死於衝突和暴力、 590 萬人死於災害,聯合國考慮到世界上移民眾多且數量仍在持續增長,於是在 2000 年 12 月 18 日宣布 12 月 18 日為第一屆「國際移民日」

如果要訂定臺灣自己的「臺灣移民日」在現階段難以評估日期,不過我們可以從許雪姬教授所撰寫的《來去臺灣》來看看臺灣過去的移民歷史。


習俗活動/節日故事/歷史事件
臺灣過去學術研究很少針對臺灣移民史進行研究,不過臺灣卻是一個充滿移民的國度,在調查移民之前,必須先確定地理範圍,目前臺灣政府的統治範圍包含臺澎金馬四個區域,金馬隸屬福建省,但實質又歸屬臺灣政府管理,對於金馬的研究上來說,軍事史的研究可能比移民史來的是和,因此《來去臺灣》這本書把地理放在在臺灣與澎湖的兩地的移民上面。

因此,我就把這本書的內容依照時間序做簡單的整理來跟大家做分享,最後也會對日本時代的移民村做個說明,也讓大家知道過去祖先的來來去去。

荷蘭時代
荷蘭人在 1622 年時佔領澎湖(當時名為媽宮或馬公),因為澎湖當時屬於清朝政府管轄,因此荷蘭人遭到驅趕,於是轉往佔領臺灣,不過當時荷蘭人占領台灣也只有部分區域,從 1650 年荷蘭人的社名統計來看共有 315 個社,但因為史書沒有人數統計,因此也無法估算到底有多少人口,不過從另外一位學者江樹生《荷據時期臺灣的漢人人口變遷》的研究中可以得知,當時在台灣的漢人約 2.5 到 3 萬人左右,為了區別不同時期來到臺灣的漢人,因此這群跟隨荷蘭人到臺灣的漢人稱為「唐人」;學者鄭瑞銘研究利用東印度公司(VOC)、《熱蘭遮城日記》、《巴達維亞城日記》與其他人的研究等資料指出, 1641 年有 449 位東印度公司的職員在臺灣,之後荷蘭人與西班牙人在 1626 年到 1642 年間,從爪哇、亞齊人、班達人,菲律賓 Pampaners、Cagajers,越南廣南人、印度 Gougeratters、Bengalas,日本人與呂宋島帶來當地人,加上西班牙在臺灣的人員,荷蘭入主臺灣這段期間的華人大約有 3 萬人,而且堪稱是具備地球村的樣態。

明鄭時代
1962 年荷蘭人向鄭成功投降後離開臺灣,隨後鄭成功帶領 2.5 萬士兵入臺,經過鄭氏王朝的三世的 22 年統治之後, 依照學者陳昭馨的研究推估,在 1650 到 1680 年間臺灣當時的華人應該約為 20 萬人左右,到了 1683 年福建水師提督施琅攻臺,鄭克塽投降清朝後,臺灣的文武官員華人大舉回到中國接受安置。根據蔣毓英所寫的《臺灣府志》,當時臺灣有 16,274位男子, 13,955 位女子,加上原住民 8,108 人,合計 38,337人,不過蔣毓英和陳昭馨兩人對當時的臺灣人口統計數據有極大的落差,但因為當時的資料不足,無從判斷誰的數據較為正確。

清朝時代
清朝佔據臺灣部分土地後,曾開山撫番,對臺灣東部開拓時出現過一次的官營移民P7,根據學者尹章義的研究指出,清代時期的臺灣開發史可以分成五個階段:第一、番人社會時期;第二、番人優勢、漢人劣勢時期;第三、番漢均勢時期;第四、漢人優勢時期;第五、漢人社會時期。

清代的移民呈現一種島內移民的現象,漢人會先移民到澎湖,再從澎湖移民到臺灣本,臺灣本島從西部移民到東部。清代從中國本土移民到臺灣需要辦理相關的手續,依據《欽定大清會典事例》P8要移民臺灣的中國人需要由原居住地「縣政府」給照發單,並由臺灣府、縣查明出具印文,待移交給原居住地「縣政府」後,移民即可取得照單,這時就才可以到移民到臺灣。

而這階段臺灣人口依照許毓良所寫的《清代臺灣軍事與社會》這一書中可以推算得知,當時清朝政府發現,他們所佔領的地方,人口與兵力配置有所關聯,在雍正時期(1683 到 1735 年) 臺灣約有 440,686 人、乾隆與嘉慶時期(1736 到 1820 年)有 1,786,883 人,並在乾隆期間破百萬人,到了道光、咸豐、同治、光緒(1821 到 1895 年)達到 3 百萬人,不過根據英國領事館報告中當時臺灣人大約為 255 萬人,後來日本時代的人類學家伊能嘉矩利用 1895 年編修的《臺灣通志》中的戶口統計,和《臺東州采訪冊》總計有 2,545,731 人,學者陳昭馨估計在 1896 年臺灣人口為 2,587,688 人,後面三個數據類似。

1810 年清朝政府未在葛瑪蘭設置管轄單為前,在葛瑪蘭已經有4.3 萬的漢人,所以最後才設置葛瑪蘭廳,並從北部往東部進行武裝拓墾,其中吳沙拓墾集團扮演重要角色,東臺灣的拓墾從蘇澳到八瑤灣,後來設置臺東直隸州, 1874 年清朝開始進行撫番作業,也解除禁令,讓漢人可以自由進出,並以拓展交通為優先,不過到了 1880 年後,開山費用卻被移作海防費用,直到 1887 年才設立州治水尾。不過拓墾的工程進行並不順利,於是清朝政府在 1877 年訂立《撫番善後章程二十一條》從汕頭、廈門與香港找來第一批約 500 人的的拓墾人員, 1878 年同樣在從汕頭、廈門與香港找來第二批拓墾人員,不過人員數目不詳,因為當地的環境惡劣,加上又有水患,造這些拓墾人員嚴重傷亡,這些人先回到臺灣西部後再返回中國,不過剩餘的人數僅有少數。這次官方主導的移民可以是說是無功而返P10。根據後來日本時代由臺灣總督府民政局殖產部技師田代安定在 1896 年 8 到 12 月到臺東調查後的《臺東殖民地豫察報文》內容統計指出,臺東在當時「廣東人」有 498 人,中國人約 3,033 人,比起清朝當時在《臺東州采訪冊》紀載的 9,424 人約僅剩 1/3 。

▌日本時代
1895 年臺灣進入日本時代當時在日本總督府 1895 年 11 月 18 日頒布的《臺灣及澎湖住民退去條規》,其中規定 1898 年 5 月 8 日就是住民去就決定日,當時在臺灣島上除了原住民以外隸屬清國的人,分成有中國出生到臺灣的漢人、在臺灣出生的漢人。當時離開臺灣的清國人,臺北縣有 1,574 人、臺中縣有 301 人、臺南縣有 4,500 人與澎湖島有 81 人,共計 6,456人,若以當初臺灣島上有 250 萬人來計算僅有 0.0026% 的人離開,不過從易順鼎的《魂南記》與洪棄生的詩中形容當初的漢人「紛紛內渡」的狀況所所差異。而清國的紀錄則是,很多在台灣的漢人不願意入籍日本因此倉皇逃走,日本的說法則是,這些人聽到日本要禁止鴉片、禁止辮髮、有功名者不得升遷,雙方的說法都合情合理。

雖然大部分的漢人都回去中國,但也有臺灣出生去到中國又再回臺灣的人,如丘逢甲的堂弟洩道隆、霧峰林家頂厝的林獻堂,霧峰林家下厝林癡仙與林幼春叔姪。

日本取得臺灣後,除了取得臺灣資源也經營臺灣,同時也將日本本島過多的人口移民到臺灣,在移民的分類上,分成官營與私營。官營主要的對象有農業、漁業與礦業三種專長的人,不過漁業與礦業專長的人人數不多,推廣的時間也不常。

日本移民臺灣約略可分成四個時期。第一、1895 到 1908 年的私營移民時期;第二、1909 到 1917 年的花蓮港廳移民時期;第三、1917 到 1932 年的臺東聽私營移民時期;第四、1932 到 1945 年的官營移民時期,整體移民人數不超過一萬人,對於日本人口壓力的調節無具體作用。

林玉茹研究在 1908 到 1911 年期間,臺灣的 5 廳 6 港推行漁業移民,藉由漁業移民改良臺灣沿岸漁業為目標,不過除了東港移民稍有成果外,其他 5 個港均失敗,因此總督府改轉向擴水產相關經費,發展近海漁業。

除此之外,原本臺灣本島的漢人也有人移民到日本本島求學,或是到琉球的八重山群島(石垣島)發展,雖然當地環境不佳,但卻很少人離開,在當地除了經營探礦採掘(一度高達 400 為臺灣籍礦工),甚至將鳳梨栽種、製米與罐頭製造技術帶過去。1917 年與 1938 年日本政府曾經將臺灣人送到英屬北婆羅洲(現金馬來西亞沙巴),1917 年時高達千人,不過當地環境不佳大多回臺,日本時代也有部分臺灣人到滿洲國擔任官員。

根據謝高橋的《人口現代化:社會經濟發展及人口成長》研究 1945 年 10 月底,中華民國接管臺灣,此時的臺灣人加上遷至臺灣的日本人,共約 600 萬人。


▌黨國時代
1945 年日本戰敗,中國戰勝,同盟國派中國來接收臺灣,中國以收復國土的思維來想要把臺灣人變成中華民國國籍,由於當時各國主張應該在同盟國與日本訂定合約後國籍才能轉換P8當時臺灣人變成既不是日本籍也不是中國籍的第三國國籍,當時中華民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在 1946 年 1 月發布「臺人處理辦法」,讓在中國大陸的臺灣人必須接受中華民國政府送回臺灣安置,同時也沒收私產,當時在臺灣島以外的臺灣人若沒有回到臺灣則會被當成漢奸逮捕。

後來國府時代發生 228 事件,也讓一些來臺灣的外省人回到中國大陸的土地上,緊接著國民黨製政府就在 1949 年 5 月發布戒嚴令。在 1949 年國府戰敗後,政府官員、軍隊、商人與居民等紛紛轉入臺灣,在 1947 到 1952 年間至少有 90 萬人移入,其中 58 萬為軍事人口,佔比高達 64%。

在戒嚴期間, 1971 年中華民國政府被迫退出聯合國,喪失席次。原本強行入主未經同盟國討論佔領臺灣的中華民國在國際上也失去他國承認的「國家」,原本來臺灣的「外省人」來到臺灣是不得已的選擇,是以臺灣為中繼站,莫不想辦法再度移民到其他地方P20

而臺灣人的國籍問題變得極為複雜,國府雖稱光復臺灣之日就是臺灣人恢復國籍之時,但實際上國府等到 1946 年  1 月 12 日才正式公布這一項命令,這對於在臺灣土地的臺灣人影響不大,但對於在臺灣島以外的臺灣人面臨國籍轉換的問題,湯熙勇利用外交部系統分析,1946 年海外的臺灣人約有 15 萬人,其中 7.5 萬人在中國,而美國到了 1947 年 2 月才正式承認臺灣人國籍為中華民國國籍,而英國在同年 6 月承認臺灣人持有中國護照可以給予免簽,但當時英國政府已經承認中共才是中國的合法政府。

印尼方面,當時國府也為了將臺灣人招回臺灣,便與當時的殖民政府荷蘭進行聯繫,但荷蘭政府也未答覆國府。在日本方面, 1946 年爆東京「澀谷事件」,何義霖進行分析,當時日本政府對臺灣人與中國人適用的法律不同P21,臺灣人可以長期居留在日本,但沒有權益保障, 1965 年日韓建交,在日本的韓國人獲得永住權的保障。華僑團體也曾向外交部請願比照辦理,但沒有成功。 1972 年中華民國與日本斷交,臺灣人失去法律保障,紛紛轉向規劃為日本籍。

▌民選總統後
臺灣在解除戒嚴、報禁、黨禁後,臺灣經濟開始振興,從早期的中國籍親屬來臺灣依親,到政府開放外籍移工來臺參與勞動服務,依照國發會 2022 年資料顯示,移工以越南籍占最多數,約為 22.8 萬人,占產業移工總人數的 45%,其次依序為菲律賓 12.6 萬人(25%)、印尼 8.4 萬人(17%)及泰國 6.6 萬人(13%)。 社福移工則以印尼籍為最多約 16.5 萬人,占社福移工總人數的 75%,其次依序為越南 2.7 萬人(12%)、菲律賓 2.8 萬人(13%) 。1987 年政府開放臺灣與中國通婚後,中港澳在臺灣約有 38 萬人佔所有移民國家的 65%。

▌日本時代移民村
1869 年明治維新後,日本受到西方殖民思想影響,日本政府與大學者達成「大和民族海外發展」的共識。19世紀末,日本國內的死亡率降低,出生率大幅提升,人口數從明治維新前的 3000 到 3500 萬左右,迅速爬昇到 1990 年的 4400 萬,因此造成日本內地人口過剩、耕地與糧食不足等問題。當時日本明治政府鼓勵日本人遠渡到南美等新興國家成為日僑外,有計劃且以武力做後盾的大批人口移民,成為日本政府解決人口過剩問題的最有效方法。

1894 年甲午戰爭中國清朝戰敗, 1895 年雙方簽訂馬關條約,臺灣與澎湖遭割讓給日本,面積三萬多平方公里的臺灣成為日本的新領土,因此殖民臺灣成為日本解決人口問題的重要場域。

明治 32 年( 1899 年)賀田金三郎在臺灣籌設賀田組,著手開墾加禮苑、吳城(現金花蓮縣壽豐鄉志學村)、鯉魚尾(現今花蓮縣壽豐鄉)及鳳林(現今花蓮縣鳳林鎮)等處之原野。明治39年(1906年),賀田金三郎為了響應日本政府的「獎勵私營移民政策」,於在開始在日本本地招募來臺灣的移民,

最後召募到日本移民共 43 人,並設立「大和移民村」(現為花蓮縣光復鄉大富村)、「賀田移民村」與「壽移民村」,位置在現在的花蓮縣壽豐鄉之平和、志學、壽豐及共和等鄧方。賀田金三郎也從臺灣總督府爭取「移民」獎勵條件,因此獲得開墾許可土地 38 筆,但實際運作僅有 9 筆,賀田村成為全臺灣首座移民村,也是日本海外的首座移民村。不過這批賀田移民村因為屬於偏遠地區,加上私營不具公信力,糧食自給率不足,造成了部分移民死亡、轉業或歸國,總體來說,此階段移民村設置並不成功,雖然持續辦理,沒有出現明顯的聚落。

1909 年,臺灣總督府開始積極介入移民政策,主管機關也從民政部殖產局林務課兼管改交由移民事業委員會專管,並在各移民地點設置移民指導所,官方在以東部花蓮平原設定為主要目標的移民計劃, 1911 年,面積 10.8241 平方公里的第一座官營吉野移民村設立於花蓮七腳川(今吉安鄉),除了土地免費使用外,也提供三年的免費藥品補助,還享有家屋建築費、農具花費、入院治療等費用的一半金額補助,共引進了1700餘人的移民。之後,並陸續開發豐田村與林田村等兩移民村,進駐後,這些地名均更名為以移民者故鄉地名(多為四國、九州)為主,而此地名,二戰後多仍未更改,並沿用至現在。

明治 43 年( 1910 年)愛久澤直哉招募日本移民共 34 戶 157 人,設「南隆農場」,入墾中壇、金瓜寮、吉祥及龍肚等地,相當於現在的高雄市旗山區中壇、祿興、德興、吉祥龍肚等里。 1932 年,於臺灣東部移民計劃受挫的臺灣總督府,在經濟大蕭條時期再度嘗試以紓解日本本土壓力為考量的移民村設置,計劃經過衡量後,移民事業委員會於捨棄了原本的花蓮移民計劃,轉向臺灣西部平原,而官方選定臺中州包含東螺溪畔的濁水溪河床,如位於北斗郡的豐里移民村,高雄州下淡水溪(今高屏溪)河川新生地,如位於高雄州屏東郡的千歲移民村,及臺南州虎尾新生地平原,如春日移民村。這些俗稱溪底的河川浮復地成為除了紓解人口壓力外,亦有皇民化與國防等考量的官營移民村設置地點。

在移民村設置上,臺灣總督府移民村除了在移民遷入內,以公費先行整地成方塊狀耕地、重建水玔、構築堤防外,還設置了屋舍、道路與飲水設施。而每戶約有 3.87 公頃至至 4.85 公頃的農田可種植作物,除了糖廠所需的甘蔗外,也允許自給自足的稻米耕作。而此政策,也完全符合日本內地市場為考量;糖金米銀的台灣邊陲經濟特色。除此,臺灣總督府全力配合,臺灣拓殖株式會社加入參與的半官半私之移民村設置模式,也為日後設置於中國及滿洲國等地日本移民村模板。


臺灣農業移民村,《未竟的殖民》張素玢



1945年8月15日,日本二戰落敗,日本結束在臺灣的統治,改由未經同盟國同意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來統治臺灣,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來臺接收,為儘早去除日本人之影響,一切工作以「去日本化」為前提,從 1945 年 12 月中旬至 1946 年 4 月間,包括灣生在內的大部分在臺日本人都被遣返回國,僅留下部分具有專業技能者協助戰後重建,1946 年 3 月(昭和 21 年)開始陸續遣回日本移民村人民。

1950 年之前,日籍在臺居民約有萬人,均全數返日。另外,根據 1946 年 4 月 22 日公布的《臺灣省土地處理規則及接收日人房地產處理實施辦法》,則將移民村所墾土地統統經由臺灣省接收委員會日產處理委員處理,大部分歸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所有。這些土地成為稍後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一連串臺灣土地改革與重分配的重要標的。

移民村日本移民被遣送回國時,必須填寫移交清冊、遣送日僑回國證明書、引揚證明書等相關文件,並對攜帶物資有嚴格限定。例如現金不得超過日幣一千圓,夏冬季衣服各一套,及棉被一床,並不得讓售農具與土地等。1945 年遣送回日本的五十萬人口計算對照臺灣 20 個移民村,每個移民村約 1700 人。

日本治理臺灣期間所出生的日本人或是日臺通婚所生下子女稱為灣生(わんせい),起初,因當時臺灣局勢穩定,少有臺灣人對日本人有不平對待與衝突,加上日本戰後經濟蕭條,且因戰事造成日本內地缺油與饑荒,所以部分灣生原本希望繼續留在臺灣,甚至有的灣生主動放棄日籍,將日本姓名改成漢名。

但因日僑留臺與否,完全取決於長官公署需求而定,非必要留用之人必須遣返回國,使日人願留臺而不能留,不願留臺者又被徵用的情況時常發生。灣生被迫返回日本居住,同時也被迫與臺灣人親戚、好友、愛人分開,出現生離死別的感傷現象。返回日本後,灣生無法適應日本人族群環境與生活習慣,在學校上課、在職場上班都有受到程度不等的歧視、侮辱。




落葉歸根?還是落地生根?
2019 年是新加坡開復埠 200 週年,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 8 月 18 日針對新加坡人進行演講,他說:「我們的華族先輩有的來自中國廣東、潮汕和福建,有的則來自鄰近地區如檳城、馬六甲和廖內群島...,結果都找到立足之地,在這裡安家立業。」。

他又說:「從50年代開始,中國就將海外的華人區分為海外華僑華人海外華僑指的是選擇保留中國國籍的人,華人指的卻是加入所在國國籍的人。當時 的中國總理周恩來先生就明確地表明,一旦加入所在國的國籍,這些華人就不再擁有中國國籍,應當效忠入籍的國家。」

李顯龍在演講的中段講了一句非常經典的話:「盡管大家與各自 的祖國有密切的聯系,本地的馬來人、印度人和歐亞裔最終也和華人一樣,選擇在這裡落地生根。從"落葉歸根"變成"落地生根",逐漸對新加坡產生認同。」

臺灣和新加坡在人民的組合上非常相似,都有一大部分人來自中國,從中國到新加坡的人們想要在新加坡過生活,認同新加坡而成為新加坡的國民,願意服兵役、投資國防建設、認同國家歷史與文化;然而臺灣從中國來的「外省幫」卻不是這麼一回事,從 1945 到 2023 年已經經過 78 年,甚至許多人已經有了第二代與第三代,但中心思想卻不是要落地生根,老是想要落葉歸根,新加坡人展顯他們獨立的自信與決心,臺灣的「外省幫」呢?


過節方式
無。


節日飲食
無。


關鍵數據
  • 荷蘭與西班牙人入主臺灣時期,臺灣約有 3 萬華人。
  • 臺灣在乾隆期間的漢人破百萬人。
  • 清朝結束臺灣統治時,臺灣人口約 2,587,688 人。
  • 日本時代含來臺的日本人,共約 600 萬人。
  • 日本戰敗後引揚回日本約為 50 萬人。
  • 國府時代有 90 萬人移入臺灣,其中 58 萬為軍事人口,佔比高達 64%。


大家認為呢?
你家族是 1945 年從中國來的外省族群嗎?,你現在會想:(A)落地生根、(B)落葉歸根、或(C)其他,留言告我你的看法。

最後,如果你喜歡這次的內容,歡迎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那麼,今天的節目在這邊就告一段落,我是 LEWIS,記得到我們我們的粉專按讚,我們下次見囉!

其他註記
  • 後續可以研究眷村人口與相關活動。


參考資料

更新紀錄
◆ 2023-12-10 首發 ◆
◆ 2023-12-11 更新 ◆




留言

歡迎留言發表您的想法,若留言與本站無關或無禮行為將會刪除。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