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鼠的民俗故事與飲食
▶民俗
老鼠在民間的名聲有好有壞。好的一方面是家裡有老鼠,代表家裡有東西吃,有著吉祥富裕的象徵,如果家中的老鼠突然離去,可能有意外要發生;壞的一方面是老鼠會咬壞家中的東西,也會偷東西吃,造成經濟損失。
臺灣在正月初三晚上有所謂的「老鼠娶親」,這天大家會早睡,避免開燈幫老鼠照路,同時也會在牆角的地方放些碎小的食物,讓老鼠也分享過年的喜氣。傳說中老鼠具有靈性,能預知吉凶災禍,像是地震、旱災、水災、蝗災等事情要發生。相傳 1976 年 7 月 28 日中國河北省發生的唐山大地震,在事發的前一天,即有許多當地居民看到大小老鼠瘋狂逃竄,這驗證老鼠可以提前判斷地震的能力。
在排灣族裡面,有驅鼠祭,在由部落會議決定,請求神把所有的老鼠帶走;排灣族認為老鼠會帶來火災又貪吃;而賽夏族、平埔族、邵族會搭建架高的糧倉來避免鼠患;而布農族的人則會將非鼠的尾巴做成圍巾。
▶飲食
鼠肉在某些地方是飲食的一部份,三杯田鼠還是老饕口中的美食。在卑南族、布農族與太魯閣族人的眼中,飛鼠是常見食用動物肉品,由於飛鼠只吃植物,使得的腸子十分乾淨且滋補腸胃,甚至可以生吃。邵族與布農族也有炭烤老鼠的美食,而且炭烤山鼠時還必須成雙成對的做成「山合肉」象徵「百年好合」。
▌丑牛的民俗故事與飲食
▶民俗
牛在臺灣人的印象中代表著勤奮,尤其在農業時代的社會中,水牛與黃牛是農耕的好夥伴,許多老長輩一輩子絕不吃牛,因為牛在他們的心目中象徵著永恆的朋友,不過隨著時代的演變,牛的種類多了乳牛與肉牛,提供人類營養的來源。
牛在臺灣有許多民俗信仰,其中最知名的就是牛頭馬面,這兩位是地府的警察,會抓拿通緝要犯,也會善待可憐的鬼魂;而在嘉義縣太保市還有一座「牛將軍廟」,相傳鄭成功當時從福建省引進臺灣拓墾使用,但因為過度勞累導致牛隻累倒,飼主為了感念他的幫忙,於是將牛隻埋葬在池塘邊,讓牛可以享受在水中打滾的樂趣。某年冬天半夜,一戶人家失火,且火勢急速蔓延,據說有「神牛顯靈」挨家挨戶用牛角挨家挨戶的撞開大門,提醒睡夢中的百姓逃命,此後村民為了感謝牠,特別建廟感謝,而祭拜的供品為牧草、清水與清香跪拜,且不燒金紙,此習俗已經 300 多年。
▶飲食
早期臺灣不管是務農的農家或是商人都不吃牛,使得餐廳幾乎都沒有販售牛肉,而祭祀神明也很少使用牛肉。不過直到 1949 年黨國時代的國民黨軍隊數十萬人來臺灣之後,開始逐漸有了牛肉的料理,而最具滲透的的就是牛肉麵、滷牛肉與牛肉乾等食品。
▌寅虎的民俗故事與飲食
▶民俗
老虎為萬獸之王,不但對其他動物有威嚇的力量,對於妖魔鬼怪也有震赫的能力。相傳古代的某座山上有一個「鬼門」,而鬼門有神荼(ㄕㄨ)與鬱壘兩位門神把守,鬼怪在晚上可以到人間活動,但是在天亮雞鳴之前就要回到鬼門內,許多違反規定或是危害人間的鬼怪,就會被神荼與鬱壘抓去餵老虎,因此鬼門的鬼怪都非常懼怕神荼、鬱壘、老虎與雞。
而臺灣人普遍知道的老虎神明就是「虎爺」,祂是土地公、保生大帝、西王母、趙公明等神明的坐騎,擁有黃毛黑皮的花紋,非常具有威嚴感,土地公與趙公明在民間信仰中分別為文財神與武財神,因此民間習俗多會認為虎爺帶來錢財。不過在臺灣民間習俗中,生肖屬虎的人不可以參加婚喪喜慶,所以在虎年時,臺灣出生率會比較偏低。
▶飲食
老虎在 19 世紀初,牠的皮可以做成衣服,肉可以拿來吃,骨頭可以入藥,但老虎數量越來越少,國際間已經禁止這樣的行為。
早期有虎骨與白芍藥等中藥混合做成虎骨酒,這被用來治療風溼疾病,成為非常昂貴的藥酒。另外也有「虎鞭」被拿來當成男性的壯陽聖品,不過這兩項食品都被禁止食用。
▌卯兔的民俗故事與飲食
▶民俗
兔子在民間習俗中最有名的應該就是中秋節的玉兔了,不過民間傳說中,孕婦不可以吃兔肉也不可以在懷孕期間看到兔子,否則生下來的小孩會有兔唇,到了現代而言這樣的說法成為一種迷信。
▶飲食
在歐美國家會把兔子當成經濟動物食用,兔子為高蛋白低油脂的動物,有助於健康飲食,且兔子的皮毛在 1970 年代時還一度成為產業,不過後來動保法立法後,兔子成為寵物,除了生技使用外不得宰殺。
▌辰龍的民俗故事與飲食
▶民俗
龍是傳奇且虛幻的生物,而且在華人世界中與歐美世界的龍是非常不同,華人世界中的龍具有神聖且吉祥的象徵,而歐美的龍是惡魔型態,且具有對人類攻擊能力。
在臺灣與龍比較有相關的活動便是每年端午節的划龍舟,新北新店、宜蘭礁溪、彰化鹿港、臺南運河、高雄愛河都是端午節非常熱門的龍舟比賽據點,臺灣最早的龍舟競賽在 1794 年於臺灣知府蔣元樞在臺南法華寺半月池舉辦後留傳下來。
▶飲食
無
▌巳蛇的民俗故事與飲食
▶民俗
蛇在民間多是比較負面的印象,在端午節時,蛇類更是被打壓的動物之一,不過在排灣族與魯凱族的眼中,百步蛇對他們來說是祖靈的化身,常在刀柄、杯子、衣服與陶壺都可以看到蛇的圖騰。
原住民的傳說中,太陽產卵於山上,有布農族的巨蛇蛇來孵化,等到卵孵化後跑出男女兩人,這兩人就是排灣族的始祖。在漢人的部分,比較知名的是,1981 南投紫南宮 因建築過於老舊於時規劃重建,當時廟方僱用南投市人 林昇輝 為 紫南宮 屋頂拆除工作,於拆卸過程中,發現房樑已中空僅剩樹皮,並且從樑柱內爬出了二條如手臂粗的「大蛇」,工人 林昇輝 在驚嚇中,隨手打暈了其中一條大蛇,村民 許金環 見狀急忙喝止,並喊:「這是 土地公 護廟的棟樑蛇,是 土地公 的護將,不可以殺」,而另一大蛇隨後不知去向,被打暈的「大蛇」由居民安置至 土地公 神座後的靈穴上,之後也消失無踨。
林昇輝 自從打暈大蛇後,隔天竟臥病不起,過了一個星期還無法工作,他的太太非常惶,經居民指點,林昇輝 的太太準備好牲禮向 紫南宮 土地公 祭祀,並請求 土地公 原諒 林昇輝 的無心之過,沒多久 林昇輝 便不藥而癒,又回到 紫南宮 重新工作。
▶飲食
臺灣蛇的總類繁多,早期在萬華的華西街是有名的蛇料理場所,據說吃蛇可以有名目、強膽、清血、抗毒等功效,不過隨著人們對蛇類的恐懼,華西街最後一家蛇料理店「亞洲毒蛇店」,在 2018 年 5 月結束營業後畫下句點。
▌午馬的民俗與飲食
▶民俗
馬在臺灣人的民俗中,最知名的就是媽祖繞境時常常會出現的「報馬仔」,他沿途通風報信並負責開路,常見遶境隊伍中有報馬仔的包含,北港朝天宮、新港奉天宮、大甲鎮瀾宮、西螺福興宮、艋舺青山宮、小琉球三隆宮等,並且雲林縣出現「報馬廳」特殊文化的建築物。
「報馬仔」的穿著可是有講究的,寓意著媽祖「知足、長善、感恩、惜福」的四大精神。像是身穿黑衫表示德高望重;頭戴紅櫻帽表示負責盡職;單片眼鏡意指明辨是非,另一意為看破世情;留八字燕尾鬚諧音言非虛,寓意言而有信等等。註
臺灣另一個與馬有關聯的地方,就是后里馬場,他是一座公營馬場,曾是台灣日本時代唯一的軍用馬場,1997 年後轉為觀光型馬場。后里馬場的馬肩負重要任務,在 1993 年起后里馬場接受中央疾管署委託飼養「血清馬」,可製作抗蛇毒血清,藉由免疫馬匹也可取得血漿研製抗蛇毒血清,最高紀錄曾代養約 80 匹。註
▶飲食
馬肉除中亞以外,在世界各地都不是一種主流的食物。註
▌未羊的民俗故事與飲食
▶民俗
羊在華人文化中是吉祥的動物,吉祥的『祥』字亦少不了一個羊字,其道理在此。在西方世界對於羊的看法也有些不同,山羊在西方文化中象徵不屈,而綿羊則象徵軟弱;猶太文化則視山羊為叛逆,綿羊為順服。註
▶飲食
羊是經濟動物,例如羊乳(以及其延伸產品,如奶酪)、羊毛、羊肉和羊毛脂。在西洋古代還沒有紙張時,利用羊皮來造紙書寫。綿羊在一些國家如澳大利亞、紐西蘭、烏拉圭、阿根廷等都占相當重要的經濟地位,如澳大利亞被稱作「騎在羊背上的國家」註。而高雄岡山羊肉爐就是全國知名的羊料理地區。
▌申猴的民俗故事與飲食
▶民俗
猴子是靈長類,與人類有幾分相似,民俗中最有名的就是孫悟空,在臺灣古老時代最有名的就是「燈猴」註傳說,這是屬於臺灣人從日本時代就流傳下來的臺灣民間故事,「燈猴」向玉皇大帝告狀臺灣人浪費糧食又懶短,於是玉大帝決定要在除夕這一天,把臺灣沉入到海底來處罰臺灣人,這個傳說以農曆的 12 月 29 日,也就是所謂的廿九瞑(除夕)為背景,直到隔天天亮,臺灣並沒有沉入海底,一家老小全都安然無恙,於是初一一早就與鄰居互道『恭喜』;並到處『走春』拜訪親友,隔天初二並『回娘家』看看確認妻子娘家是否也平安;因為接連兩天的勞碌,於是初三休息一天;到了初四,人們確認人間已經安全,於是把神明請回人間供奉;到了初五,人們確信平安無事後,開始恢復平常的工作。之後, 臺灣島 沉沒危機解除後,人們知道都是「燈猴」搞的鬼,為了預防牠再惹禍,每年都會將家裡的燈猴燒掉,另外一個說法是,根據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編印的《臺灣民俗文物辭彙類編》表示這是因為竹製的「燈猴」容易高溫變形,造成燈油碟放不穩而發生火災,因此每年都會燒掉舊的並製作新的,到日治時期前 臺灣 都還有這種習俗。
▶飲食
無
▌酉雞的民俗故事與飲食
▶民俗
雞在民俗中有像鬧鐘一樣的功能,常在天亮時侯啼叫。在日本神社的鳥居由來與雞也有相關,根據《古書記》記載,天照大神在與弟弟的戰爭中失敗,找了一個山洞躲起來,人間因此沒有了太陽,變成一片黑暗。為了要引天照大神出來,大家建立了一個高木架,並將所有公雞放到上面一起啼叫,天照大神覺得奇怪出來查看,世界也重新大放光明,這個木架就是「鳥居」。
過去有個古老的故事,以前雞是有長角的,但因為雞的角非常雄偉,於是龍就把牠借去戴在頭上,但借久了龍遲遲不還,於是雞每天一早就會開始啼叫,而這樣的啼叫就是要讓龍把角還給牠。
▶飲食
雞肉可是說是臺灣常見的經濟動物,不但肉品可以食用,雞蛋也是非常重要的營養來源之一,臺灣常見的雞料理有雞肉飯、三杯雞、桶仔雞、雞血與鐵蛋等。
▌戌狗的民俗故事與飲食
▶民俗
狗堪稱是人類最好的朋友,在民間習俗中,嘯天犬可是二郎神身邊神獸,輔助他斬妖除魔,在西遊記跟孫悟空對戰過,在封神榜及其他有關二郎神的傳說如寶蓮燈等中亦有出現註。忠犬八公可以說是世界最知名的秋田犬故事。新北石門的十八王公廟更是有忠犬的故事,傳說清同治年間,一艘乘坐 17 人和一隻狗的船發生海難,乘客全數罹難而狗存活,後石門海岸邊居民埋葬時,狗也跳入墓穴中合葬。最初這墓被當地乾華村練姓福佬客家人以「十八王公」之名祭祀,隨後顯靈傳聞不斷,漸成為信仰中心。嘉義市也有忠義十九公廟、臺中有大里七將軍廟,這些也有狗殉主的傳說。
▶飲食
東南亞與南北韓都有食用狗肉的習慣,不過隨著狗成為寵物後,在臺灣鮮少人將狗屠宰來吃。
▌亥豬的民俗故事與飲食
人類從豬而來的食品有香腸、火腿、培根、煙肉、豬皮等。像豬肝、豬大腸、豬血等也會作為食物,豬也是僅次於雞和鴨,最常被屠宰取肉的動物,德國豬腳就舉世聞名,臺灣則是爌肉最為道地的好味道。
參考資料
- 無
更新紀錄
◆ 2024-02-02 首發 ◆
◆ 2024-02-04 更新 ◆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發表您的想法,若留言與本站無關或無禮行為將會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