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節重點
00:00|前導
00:00|節日日期
00:00|節日由來
00:00|習俗活動
00:00|過節方式
00:00|節日飲食
00:00|關鍵數據
00:00|大家認為呢?
00:00|其他註記
00:00|參考資料
前導:工業節
大部分的臺灣人應該都有聽過「維士比」中的那一句「福氣啦!」的廣告臺詞,這是飲料廠商專門為勞工朋友所推出的專屬、特調飲料,顯見勞工在工業界裡面的重要性,每位勞工都是工業的螺絲釘,他們建立起龐大的工業社會。
嗨!達給賀,我是 LEWIS。
這節故事我們要說的是「工業節」,這個節日屬於工業界的節日,臺灣多數人沒有度過這個個節日習慣,主要這個節日的對象不是人物,而是一個社會化現象,像是勞動節,勞工就有放假; 228 的對象是紀念為民主社會付出的自由人士;軍人節也會有放假,而教師節我們也知道節日的目的,甚是情人節與愚人節我們都知道節日的慶祝方式,但「工業節」我們卻對這樣的節日比較模糊。
接下來我們會介紹工業節的「節日日期」、「節日由來」、「習俗活動」、「過節方式」、「節日飲食」與「關鍵數據」等等。
節日日期
中華民國的工業節,是有關工業的節日,日期為 11 月 11 日,1948 年為第一屆工業節;但是屬於臺灣自己人的工業節應該是在什麼時候呢?目前沒有定論,但我們考究歷史, 4 月 25 日似乎是個不錯的日子。
節日由來
中華民國的工業節定在 11 月 11 日,主要是紀念在國民黨軍隊在對日抗戰時工業界的貢獻,因此在 1947 年(民國36年) 10 月 27 日公佈,每年 11 月 11 日為工業節,而 1948 年是慶祝第一屆的工業節。
這個節日是發生在中國大陸的土地上,發生的行為人是國民黨軍, 1947 年的那個當下,臺灣是處在日本時代,因此當時國民政府所訂的這個工業節對於臺灣完全沒有任何脈絡連結,所以我們臺灣自己的工業節呢?那就必須要讓我們來進一步分析看看哪一天比較合適。
說到工業,那麼就會讓我們聯想到臺灣最早的工業是什麼?根據經建會的《台灣經濟發展歷程與策略》資料顯示,臺灣在 1960 年代發展輕工業,1970 年代發展基礎工業與重工業,以下整理十大建設簡史,並以臺灣歷史為主幹作為基礎的時間排序。
我國十大建設
- 石油化學工業(台灣中油)也就是現在大家所知道的台灣中油,但台灣中油的前身為中國石油,原先於 1946年(民國 35 年) 6 月 1 日,在中國海市江西路 131 號成立, 1949 年(民國 38 年) 10 月 5 日,總公司遷至臺北市,不過這個脈絡還是沿襲以中華民國為主體的思考脈絡。
不過以臺灣在地的石油化學工業來說,第一個單位應為 1936 年由臺灣總督府在新竹所成立的「天然瓦斯研究所」,該單位主要研究石油、天然氣、凝結油及煤炭等開採,該單位後來演變成工業技術研究院。 - 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1937 年 6 月由日本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為首,結合臺灣銀行、臺灣電力株式會社、日本郵船、大阪商船與基隆顏欽賢等,成立「臺灣船渠株式會社」是臺灣第一家現代化造船廠。不過台船的官網,卻是註記 CSBC 設立於 1973 年 11 月 7 日,而 CSBC 是China Ship Building Corporation 的意思,舊名為「中國造船公司」又稱中船。 - 中國鋼鐵
1968 年成立籌備處, 1971 年 12 月 3 日總公司設立於臺北市並正式成立。 - 核能發電廠第一核能發電廠於 1970 年核准興建, 1971 年底開始施工,一號機反應爐於 1975 年 5 月完成吊裝, 1977 年 10 月填鈾燃料, 11 月併聯發電,1978 年 12 月 6 日啟用, 1978 年 12 月 10 日開始商業運轉。
- 國道一號
北起基隆,途中支線連結桃園國際機場,南至高雄,全長 373 公里,於 1971 年 8 月 14 日動工, 1978 年 10 月 31 日中沙大橋啟用後,全線正式通車。 - 鐵路電氣化
台鐵西部幹線鐵路電氣化源自 1973 年起電氣化計畫工程, 1979 年 6 月 27 日全線完工通電試車,同年 7 月 1 日在高雄車站舉行通車典禮,次日全線電氣化正式啟用。 - 台中港
台中港於 1973 年 11 月動工並於 1976 年 10 月完工。 - 台鐵北回歸線
於 1973 年 12 月 25 日動工,耗資新台幣73億、費時6年,於 1980 年 2 月 1 日北迴鐵路全線通車且正式營運。 - 桃園國際機場
於 1974 年 9 月動工,1978 年底完工,當時機場命名為「中正國際機場」,機場於 1979 年 2 月 26 日正式啟用。 - 蘇澳港
蘇澳港第一期工程於 1975 年動工並於 1978 年完工。
從上面資料得知,若把十大建設中最早成立的建設來做為工業節的節日,好像也講得過去,因為從十大建設中可以觀察到,台灣中油與台船早在日本時代就已經開始,最早的基礎工業是在日本時代 1936 年由臺灣總督府在新竹所成立的「天然瓦斯研究所」,那麼「天然瓦斯研究所」所成立的日期可以算是臺灣自己的工業節嗎?那可不,因為「電力」之工業之母,因此必須要再將歷史更往前去挖掘。
從台電編整《台灣電業五十年史年譜初稿》中記載,在光緒 13 年 (1887) 時,清朝臺灣巡撫劉銘傳邀請浙江省的鄉里仕紳集資了五萬兩的白銀,在臺北市的東門外成立的興市公司,而這間公司主要是來開設道路與鑿井,隔年引進小型蒸氣燃煤發電機,在丹麥電氣技師的監督下,在臺北城內裝設電燈照明,而點亮「臺灣第一盞電燈」。
這批電燈主要在官衙的巡撫衙門、布政史司衙門、機器局等建築物使用外,也在撫台街、西門街、新起街、祖師廟、北門街道也有安裝,不過因為電燈與電力費用太貴,在裝設幾個月之後,除了巡撫這樣的軍事機構外,其他都停止使用,光緒 17 年( 1891) 4 月 28 日劉銘傳卸任臺灣巡撫後,由邵友濂繼任,當時財政拮据,連電報學堂也都被禁止使用,隔年光緒 18 年 (1892) 在臺灣工作五年,專做電線架設和修復工作的 Captain Plumbeck 也被辭退。
點亮「臺灣第一盞電燈」這個算是臺灣紀念工業節的「好日子」嗎?雖然劉銘傳是第一個將電燈引進臺灣的人,不過沒有做到普及,更說要到達工業化的程度,所以工業節的這個節日還要往後找看看。
在 1895 年日本治理臺灣後,臺灣的電力是怎樣的情況呢?1895 年日本剛開始時在基隆金砂局(金瓜石)使用柴油發電機發電的作為照明使用,兩年後的 1897 年,臺灣總督府發現臺灣人從清朝時沿襲下來的吸食鴉片習慣非常嚴重,於是官方採取漸禁政策及鴉片公賣政策,統一由總督府製作鴉片,於是便有了臺灣總督府製藥所鴉片工廠,該工廠裝設有四臺蒸氣發電機,總容量為 79.5 瓩,提供工廠夜間照明使用,同時也供應總督府、官邸、台北醫院及製藥所至總督府的街燈照明,不過這也只是提供部分地方的零星電力使用。
臺灣是日本第一個海外殖民地,因此當時許多日本資本家來臺投資,使得臺北商業活動非常活耀,這也是日本在明治維新後,把西方科學文明引進臺灣,電力與電燈的使用變成人們的日常,當時臺北市的繁華程度與日本名古屋或仙台不相上下,臺灣公家單位與民間都有電力需求。
總督府打算建設臺灣電業,但是預算送到日本帝國議會時遭到擱置,加上日本政府剛接手臺灣,正忙於在各地平定抗日活動,於是總督府放棄原先預設的公辦公營政策,改開放民間投資,1896 年(明治 29 年),來自日本大坂的退休警長山下秀實嗅到商機,他利用與總督府良好的政商關係決定投資電力事業,該年 10 月召開發起人會議,1897 年初開始募集資金股份, 3 月 14 日舉辦成立大會,並向總督府提交申請許可,於是臺灣首家電力公司「臺北電燈株式會社」在 5 月 13 日獲准設立,會社也做了臺灣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市場調查,初估只要電燈達到 1,675 盞的規模加上完成電廠興建,營收就可收支平衡。
於是會社對外展開私募,他的資本額設定為 15 萬圓,總股數 3 千股,每股 50 圓,有意認購者僅需繳交每股保證金 2 圓,即便保證金不高,但私募的情況並不理想,這樣的消息走漏後,臺北電燈株式會社的利空消息衝擊市場信心,山下秀實為了挽救局勢,宴請臺灣潛在投資的紳商,但僅有大稻埕富商李春生積極響應,不過在要進行發送電工程準備工作與申請手續時,臺北電燈株式會社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在 1898 年 2 月 15 日宣布解散。
但是臺灣的電業可沒這樣就放棄,1903年 2 月,在南勢溪從事造林事業的實業家土倉龍次郎向台灣總督府提出在龜山開發水力發電案,而「台北電氣株式會社」獲得經營許可,占有 57.5% 股份的大股東土倉龍次郎因為多角事業經營不善,造成其他股東恐慌,這樣的市場傳聞引起總督府的注意,總督府認為必須提供安全且便宜的電力以供使用,最後總督府走回公辦公營的政策方針,在 1903 年 10 月徵得「台北電氣株式會社」股東同意後,將股份轉讓給總督府,臺灣總督府隨即在 11 月成立「台北電氣作業所」接手經營,並透過地方稅收的方式支應作業所的資金,在 1906 年 7 月台北電氣作業所完成龜山至臺北市區的電力輸送網,1905 年 10 月 15 日晚「三巿街」(台北城、大稻埕、艋舺),成為臺灣第一個有電燈的城市。
那麼這樣 10 月 15 日算是臺灣的工業節嗎?這還不能算是,從 1905 年前三年的 1902 年臺灣各類產業生產額中觀察,當年農產佔臺灣產出 78.7%、工業僅有 0.3%,到了 1938 年農產佔臺灣產出 48.7%、工業為 41.7%, 1939 年農產佔臺灣產出 44.4%、工業有 45.9%,這時工業的產值已經勝過農業,分水嶺從此開始。
從這個時間點回推在 1905 年到 1939 年間臺灣電業發展的情況。 1911 年,電業在總督府官方經營下,臺北-基隆、臺中-彰化、臺南-高雄等地區相繼開始供電,其他地區則有民間單位推動小規模電廠發電,總督府在 1919 年(大正 8 年) 4 月 25 日通過律令第 1 號「臺灣電力株式令」,8 月由臺總督府出資 1,200 萬圓、民間共同出資 1,800 萬圓,組成官民合營的「台灣電力株式會社」, 會社以經營電氣供給為目的。到了 1919 年(大正8年)為止,臺灣總計有嘉義電燈、宜蘭電氣、新竹電燈、澎湖電燈、埔里社電燈、桃園電燈、花蓮港電燈、樸仔腳電燈、台東電燈、東勢角電燈、中港電燈、台灣電化、玉里電燈等13家民營電業設立。
這時就可以大略推估,在 1905 年到 1939 年這段期間電業的發展帶動臺灣工業產出的提升,因此 1919 年總督府推出的那律令第 1 號「臺灣電力株式令」的 4 月 25 日就非常有紀念性,因為他起到關鍵性作用。所以臺灣人的工業節以目前的資訊推估, 4 月 25 日是個非常有意義的日子。
習俗活動
無
過節方式
中華民國的工業節相關活動 註1目前以中華民國總工會所的舉辦的慶祝大會為較大規模,該慶祝大會也會表揚優良理監事、績優團體和優良會務人員。
節日飲食
無
關鍵數據
無
大家認為呢?
總督府在 1919 年(大正 8 年) 4 月 25 日通過律令第 1 號「臺灣電力株式令」,讓臺灣在 1939 年工業產值大過於農業,因此我們認為 4 月 25 日其實是很適合臺灣自己的工業節節日,假如你是臺灣勞工,你會認為:(A) 4 月 25 日、(B)11 月 11 日或(C)都可以,哪天適合做工業節的紀念日呢?留言告我你的看法。
最後,如果你喜歡這次的內容,歡迎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那麼這一節的節目到這邊告一段落,我是 LEWIS,記得到我們粉專按讚,我們下次見囉!
其他註記
無
參考資料
- 維基百科:台灣經濟史/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鋼鐵/桃園國際機場/北回歸線/臺灣核能/台灣中油/聯合工業研究所/臺灣電力株式會社/工業節
- 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大事紀要
- 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認識我們
- 經建會:台灣經濟發展歷程與策略
- 台電月刊:台灣電業百年淬鍊
- 莊永明:台灣第一家電燈公司
- 北投埔林炳炎:台灣經驗的開端—台灣電力株式會社發展史
- 林蘭芳:工業化的推手--日治時期的電力事業
- 台灣大百科全書:臺灣電力株式會社
- 風傳媒:台灣何時開始有電力?揭穿教科書世紀謊言
-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臺灣第一家民營電力公司:臺北電燈株式會社
- 獨立評論:臺灣電力株式會社──謊話說多了,就會三人成虎?
- 關鍵評論:「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其實台灣電業早在104年前就開放過
- Gordoncheng's Blog:漫談台灣電業的前世今生(一)-【前世篇(1)】
- 日本時代的臺灣:臺灣電力株式會社
更新紀錄
◆ 2023-10-30 首發 ◆
◆ 2023-11-11 更新 ◆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發表您的想法,若留言與本站無關或無禮行為將會刪除。